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熟人妻av无码专区,国产又A又黄又潮娇喘视频,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華僑大學一院長被同事舉報“多次遭國際期刊撤稿”,校方介入

華僑大學一院長被同事舉報“多次遭國際期刊撤稿”,校方介入

2015年,Elsevier對許瑞安作為通訊作者的論文撤稿,并發(fā)布撤稿聲明。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對于該論文的撤稿,網(wǎng)站注明的解釋為“論文的編輯和出版商已經(jīng)決定撤回這篇文章,因為該文的發(fā)表是基于至少一位編造的同行評審人的正面建議報告。這種同行評審過程明顯違背了同行評審基本原則、我們的出版政策,以及出版道德的標準”(論文撤稿鏈接見文末)。

雖然Elsevier尚未公布細節(jié)證據(jù),但舉報人王明席認為,國際知名出版社和期刊經(jīng)過詳細調(diào)查,有懷疑理由之后才會做出撤稿決定,造假事實清楚。此事為華僑大學在學術界的名聲帶來了惡劣影響,許瑞安應受到相應處理,但目前許瑞安仍擔任該校生物醫(yī)學院的院長,并沒有受此事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許瑞安還涉及其他論文被撤事件。2015年10月27日,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刊發(fā)了一篇名為《觸目驚心:中國院士、國家一等獎得主遭撤稿,涉嫌造假窩案?》的報道稱,2015年3月13日,“知識分子”主編、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接到學術界舉報香港大學醫(yī)學院部分研究人員學術造假的郵件。

“我們學術界的浮躁是非常嚴重的,就連一些名牌大學也存在著嚴重的違反科學道德的行為?!睓z舉人在信中寫道,“學術造假隨處可見,可其危害性并未被充分地認識。我以為主要原因是對學術造假的揭露還很不夠,尤其對高水平的學術造假披露得更少?!?/p>

此次被質(zhì)疑存在造假行為的香港大學醫(yī)學院部的21篇文章均發(fā)表在國際知名期刊上,且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均不低。經(jīng)統(tǒng)計,檢舉人指稱涉嫌造假的21篇論文共涉及近180人次,署名作者近50人,迄今尚無法知道誰才是涉嫌造假人。

華僑大學一院長被同事舉報“多次遭國際期刊撤稿”,校方介入

在“知識分子”列出的涉嫌學術造假論文中,有3篇出現(xiàn)了許瑞安的名字。

被披露的“被指涉嫌學術造假的論文目錄”顯示,第9、10、11三篇論文作者欄中,也都出現(xiàn)了許瑞安的名字,刊登在《癌癥學》和《臨床癌癥研究》兩本學術期刊上,不過所屬單位是其十年前的工作單位香港大學。

華僑大學一院長被同事舉報“多次遭國際期刊撤稿”,校方介入

2015年,BioMed Central刊登了一篇撤稿聲明,其論文通訊作者也是許瑞安。

2016年1月13日,前述舉報人還檢索到出版社BioMed Central于2015年刊登的一篇撤稿聲明,其論文的通訊作者也是許瑞安,撤稿原因同樣是質(zhì)疑該文的同行評審程序(論文撤稿鏈接見文末)。

2015年3月,《華盛頓郵報》報道,BioMed Central撤刊了43篇文章,撤稿鏈接中,43篇中有41篇來自中國作者,給出的主要的問題是發(fā)現(xiàn)有第三方有組織地提供虛假服務,甚至直接偽造全文。

BioMed Central的期刊上的所有研究文章都采用“公開同行評審”,即要求評審人員在評論上簽名。對于這些雜志,每一篇發(fā)表的文章上都有發(fā)表前的記錄(包括提交的版本、評審人員的報告和作者的答復)的鏈接。

華僑大學:一旦有結(jié)果會向社會公布

舉報許瑞安的華僑大學生物醫(yī)學院講師王明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生于1969年,山東臨沂人,從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醫(yī)學研究所畢業(yè)后,2002年由許瑞安推薦到香港大學讀博士。2011年5月,當時還和自己私交不錯的許瑞安介紹自己到華僑大學任職,兩人成為同事。

到了2014年,他開始公開質(zhì)疑院長許瑞安:績效工資分配存有貓膩,利用造假的專利騙取科研項目,打壓自己及同事的科研工作,所指導的碩士研究生人數(shù)遠超規(guī)定等問題。

在他看來,學術造假浪費了國家科研經(jīng)費,敗壞了高校嚴謹?shù)膶W術科研風氣。此次實名舉報內(nèi)容為自己經(jīng)歷的、所看到的,愿意公開質(zhì)疑、作證并承擔法律責任??墒?,除了撤稿一事,其他質(zhì)疑未有辦法獲得確切憑據(jù),呼喚司法介入。

2015年12月,他不僅將舉報材料發(fā)送給校領導、部分學術道德委員會委員以及院長、處長,還將材料遞交到中紀委信訪室、國家信訪局以及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至今尚未有回音。

2016年1月11日,華僑大學黨委書記關一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對于媒體做報道的許瑞安署名論文被撤稿一事,學校已經(jīng)啟動調(diào)查,如果存在學術不端的情況,學校絕對不會放任不管。

當天,該校宣傳部趙小波也告訴澎湃新聞,撤稿消息傳出后,學校非常重視,目前,針對此事,學校的學術道德委員會已經(jīng)開了幾次會,正處于調(diào)查處理階段,對于學術不端校方會堅決查處,一旦有結(jié)果,也會向社會公布。而對于許瑞安10年前在香港大學工作時的3篇被舉報涉嫌學術造假的論文,學校并不清楚。

1月12日,澎湃新聞致電許瑞安。針對2015年10月被撤稿一事,他表示,自己事后也給該出版商連發(fā)兩封電郵,沒有得到回復?!斑@是個笑話。”許瑞安說,文章發(fā)表之前,自己沒有看過原稿,也從沒有簽過字,對于論文被署名毫不知情。他告訴澎湃新聞,論文的第一作者已經(jīng)承認了這個情況,已向?qū)W校做了說明。

接著,電話一旁一位自稱許瑞安同事的男子接過電話稱,自己可以證明許瑞安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該論文添加了署名。他透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許瑞安的一個學生,已經(jīng)畢業(yè)有四年了,自作主張去投了稿,“這肯定是雜志社審查不嚴格。”

據(jù)華僑大學生物醫(yī)學學院官網(wǎng),許瑞安于1983 年錄取國家教育部出國公派留學,在加拿大完成博士后,在國外多家著名國際大學、科研機構(gòu)從事科研教學工作。2005年,他作為國家科技部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專家、歸國學者,回到故鄉(xiāng)閩南華僑大學任教,并受命組建華僑大學分子藥物學研究所。

專家:中國學術造假成本低于發(fā)達國家

同行評審(Peer review)是許多國家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的重要一環(huán),出版方通過讓同領域?qū)<议喿x論文,從而判斷是否錄取投送的稿件,以保證學術論文的質(zhì)量。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院長、《出版科學》雜志主編方卿曾在《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審的實踐與研究》一文中指出,從1665年法國的《學者雜志》(Le Jour nal Savants)算起,學術期刊的同行評審已有3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同行評審已成為國際學術期刊稿件評審與質(zhì)量控制的一種基本制度規(guī)范。

1月18日,方卿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各學科的署名代表分量不盡相同。類似生物學等學科,通常通訊作者比第一作者更為重要,是最關鍵的作者,負第一責任。而人文社科領域,往往更看重第一作者?!?strong>比起論文內(nèi)容造假,現(xiàn)在同行評審中造假的現(xiàn)象更普遍。但從性質(zhì)上來講,兩種造假的是一樣的?!狈角湔f。

據(jù)方卿介紹,通訊作者對于論文被署名而不知情的狀況可能存在,而且可能性不小。國外的一些期刊社和出版社的審查把關制度并非都像人們想象中那樣嚴格,論文署名中只要有一人與出版商聯(lián)系,就有機會獲得認可。因此,目前不少學術不端的情況就是學生把名氣更大的老師名字掛在論文上到處去發(fā),被錄用的可能就大。相反,在國內(nèi),少數(shù)期刊社或出版社則要求論文的每一個作者都給出親筆簽名。

“對于這樣的制度漏洞,出版商如果錄用了偽造同行評審的文章,自己也要負一定的責任。而如果是真的被冒用了署名,個人也可以通過司法途徑來維權(quán)?!狈角湔f,“這類調(diào)查雖有難度,但即使從維護本人權(quán)益的角度,也值得花精力去查清楚?!?/p>

方卿說,與國外出版商一樣,在國內(nèi),遇到類似懷疑學術造假的情況,刊物通常無非取消當事人的發(fā)稿權(quán),比如3年到5年,不再接受其投稿。若遇到惡劣的學術造假,出版商和期刊可以通報作者所在單位,通過學校和研究機構(gòu)進一步做辭退、扣罰等處理,但是目前國內(nèi)類似的案例很少?!皩W術是否造假、剽竊、抄襲,不僅認定過程漫長,而且很多邊界難以界定,很難說的清楚,最明確的就需要法院來判決?!狈角湔f。

據(jù)媒體報道,2010年,國家科技部曾組織對科研造假行為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自然》雜志,在調(diào)查涉及的中國6家頂級研究機構(gòu)的6000多名科研人員中,大約1/3承認有過剽竊、造假行為。

在204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案調(diào)查的學術不端案件中,受處罰的共有318人次,其中,100人次終止撤銷項目,69人次受到書面批評,58人次受到內(nèi)部通報批評,19人次受到國家自然基金委“最嚴重的處罰”——通報批評,也就是網(wǎng)上公布。鮮有被紀律處分,更不用說到司法層面。

在國際學術界,一旦一篇論文被證實有造假、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所有的作者都必須共同承擔責任。哪怕是名牌大學校長、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將斷然引咎辭職。

“在一些發(fā)達國家,違規(guī)成本比我們高得多,學校一旦徹查核實,老師可能就直接被解雇,所以學術不端的現(xiàn)象相對來說頻率沒有那么高?!狈角湔J為,學者的自律和他律同樣重要。

附:有許瑞安署名的兩篇被撤論文網(wǎng)址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0740114002514

http://cancer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35-015-0199-8

相關新聞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公眾號
公眾號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